雖然說大學畢業真的好一陣子了…
久到甚至不太想要去細算到底是多少時日,
但每每想起大學時代吃過的美食,總是懷念再三,
有時候,影響記憶味蕾的,或許不是食物本身,
而是那一段,曾經瘋狂而美好的歲月…
▲大學唸四年卻從來沒有去吃過的民雄鵝肉…
民雄鵝肉說起來應該也算是遠近馳名了吧!
但不知為何的,大學時代卻從不曾興起要去品嚐的念頭…
可能是生意太好了吧,滿地的衛生紙和垃圾都沒收拾,
衛生環境實在有待加強哩!
要不是真的很有名,我想我搞不好會轉身走人…
▲四分之一隻的鵝,200大洋…
二個人吃最大的痛苦,就是至少也要點四分之一隻,
實在是有夠大盤的,四個人吃還差不多…
但是肉質真的是很鮮嫩,肉汁也很豐富,
不過有些帶皮的部位實在是肥滋滋的,只好交由少爺處理掉了…
去的時候明明不是中午用餐時間,一樣是人滿為患,
師父剁肉的手根本停不下來,我們連付個帳都要等好久,
等到最後少爺還說,如果我們直接走人也不會有人把我們攔下來吧!
▲為了喝湯而點的湯麵…25大洋
因為只有二個人,點一碗湯實在太大碗了,所以點個湯麵意思一下,
湯麵的配料很簡單,只有豆芽菜和幾段青蔥,湯頭是用煮鵝肉的湯汁去熬的,
所以喝起來還有鵝肉的香味,但不愛的人會覺得比較油…
少爺說,如果有機會,下次人多些,
想要點他們家的米血、脆腸之類的小菜試試看喔!
住址:嘉義縣民雄鄉和平路31號
電話:(05)206-1602
營業時間:08:00~19:00
▲新港清涼解暑粉圓冰
這是小阿姨的同事推薦的,特地帶大家夥來吃,
它們家的製冰機是很古老的那種喔!打出來的冰綿綿軟軟的,
最適合在炙熱的夏日午后拿來解暑了…
不過,小阿姨說,比較有名的是這家↓,
「大樹腳阿欽伯粉圓冰」(←按我)
但她覺得她帶我們來吃的這間比較好吃喲…料也比較多捏…
▲新港奉天宮前好吃的鴨肉羹…30大洋
學生時代,偶爾會騎著小羊綿綿,三五好友成群結隊的到新港來覓食,
去奉天宮拜一拜,順勢品嚐好吃的鴨肉羹,
幾年的光景,新港的商圈整個都不同了,店家被統一規畫了起來,
害我差點找不到當時的鴨肉羹攤,還好,在新港商圈裡,這是唯一的一間,
也是人潮最洶湧的一間,一下就找到啦!
和著筍絲和甜甜鹹鹹的勾芡湯汁…嗯~沒錯!這是我記憶中的味道!
順帶一提,鴨肉實在是多到受不了,我還分食了一點給少爺哩…
▲吃飽喝足總要去走走,幫助消化啊!
蘭潭這個景點是老媽提議我帶少爺去的,當然我沒那麼厲害,
路都忘得差不多了,還是得靠地頭蛇小阿姨帶路才可以…
午后的豔陽已經斂去,只剩迎面吹拂的微風,
在此觀賞美景,實在是很愜意!
▲雙胞胎開始在潭邊表演搞笑劇以消暑…
阿花軒本來還想表演他最拿手的鬥雞眼搞笑動作,
但老姐我實在不想要污染我的相機,在我威脅之下他因此作罷…
▲地頭蛇一家四口,和樂融融啊…
好吧,我收回我錯誤的形容詞,
看!那個不負責任的壞哥哥,正使勁的捏著弟弟的臉…
▲反正出來玩一定要來一張到此一遊的照片啦!
話說這個蘭潭還有我們的「分校」,前身「嘉義農專」哩!
在我畢業前那一年,不知為何的和嘉師合併了,變成現在的嘉義大學…
但其實除了實習運動會被逼著去當裁判之外,再也沒有踏進過了…
▲蘭潭再往上開一點路,就可以到達仁義潭摟!
仁義潭經過整頓後,規畫了一長條的人行步道,
好多人攜家帶眷的在那兒散步、放風箏的,
一整個就是很悠閒啊!
▲黃昏時分的仁義潭,別有一番風味…
遠方有幾隻孤單的風箏在天空遨遊,
烏雲吞沒了晴空,僅留一抹殘紅,
萬家燈火,在日夜交替之際,緩緩升起,
往來行人,盡情的享受這入夜前最後的靜謐…
▲夏天在傍晚時分出遊,才是王道啊!
這時沒有白晝的燠熱,讓人曬昏了頭,
只有清爽的夜風,在疲憊的身軀間遊竄,
沒有車陣喧鬧、沒有人聲紛擾…
▲散步到一半,怪叔叔請我們吃的東西,煮蓮子…
走著走著,忽然就有個怪叔叔問我們要不要玩風箏、要不要吃東西,
然後就掏出了這個奇怪的食物,他說是煮蓮子,
把外面的殼剝掉,去蓮心就可以吃了,
他還說沒有煮得很熟是因為沒煮熟的比較健康,
所以吃起來才會脆脆的…
但個人覺得實在不太愛那個味,所以都交給少爺解決啦!
▲走走逛逛沒吃東西沒意思,意外吞食的大腸包小腸…
小阿姨說,來仁義潭走走就是會買些東西來吃,
所以特地跑去小吃攤採買的,本來是要買烤魷魚,
但好像沒有賣,所以就買了大腸包小腸啦!
沒有特別好吃或難吃,它的用意也不過是在解解饞囉!
▲文化路新竄起的人氣飲料店--御香屋
這間飲料店是我畢業後才有的,所以還是靠地頭蛇的推薦我們才知道,
咱們買小小一杯750ml的香吉士百香果綠茶索價50大洋…妖獸貴,
人氣葡萄柚綠茶甚至要60大洋,但依舊大排長龍…
真的是蠻好喝的,但建議飲用前搖勻些,
不然所有的配料味道沒有和勻,很是可惜喔!
御香屋:http://grapefruit.emmm.tw/
▲大學裡最懷念的味道之一,郭家雞肉飯…
這是大學時代第一間吃的雞肉飯,也忘了是誰帶我們來的,
之後,只要是吃雞肉飯,我們都是來這間,
報章雜誌上常報導的噴水雞肉飯我倒是不曾去過…
▲吃雞肉飯一定會配的魚丸湯…
嘉義的雞肉飯跟別的地方的雞肉飯最大的不同處,
即是在於嘉義的雞肉飯用的是火雞肉喔!
火雞肉比較乾,所以在食用的時候都會淋上一層醬汁,
吃起來有點像是豬油拌飯的感覺,又香又下飯,
明明配料很簡單,卻讓人覺得美味的不得了啊!
少爺說實在是吃太飽了,不然還想嚐嚐它的粿仔湯呢!
▲我心心念念的文化路阿娥豆漿豆花,一碗25大洋…
這是我大學時代最愛的文化路美食之一,
豆花不是摻糖水,而是拌著豆漿吃,在別的地方我還沒吃到過呢!
天氣冷的時候,我們還會來碗熱豆漿配油條咧!
不過好像漲價了,我記得以前是20大洋捏…
▲少爺點的是花生豆花,我點的是粉圓豆花…
我從大學時代開始,每次光顧都是點粉圓口味的,
因為少爺愛花生,所以特地點了碗花生口味,
老闆娘還會問你,要不要加豆漿,還是單純只要花生湯?
文化路豆花的特色就是豆漿啊!怎麼可以不加!
重點是加豆漿又不加價,所以少爺的就變成了花生豆漿豆花喔!
豆漿豆花最大的特色,就是豆漿的豆香可以讓豆花更美味,
不過年紀大了,吃太甜受不了,下回得請老闆娘少放些糖漿啦!
【完食後記】
一整天這樣吃吃吃吃吃下來,可說是大大大滿足啊!
肚皮腆脹了不少呢,看來又得過著遠離體重計的生活了…
值得一提的是,從垂陽路口拐進文化路一側的小吃攤,(必勝客對面)
經過整頓後,搖身一變,變成了一個大公園,
原來的小吃攤,不知到哪兒啦?
還記得有一年,大家夥實習返校後,還在那吃吃喝喝小聚了一下呢…
嘉義啊,真是越變越不同囉…